由於我買的旅遊書是一本很貪心的「德國」,所以柏林的介紹只有少少的8頁,於是朋友列的行程就直接照單全收,毫無抵抗之意(其實是懶惰吧XDDDD)。柏林必去的景點包括:博物館島、布蘭登堡門、柏林圍牆、查理檢查站、菩提樹大道、紅色市政廳、國會大廈、柏林大教堂、選帝侯大道、Sony center....我想,我們的達成率應該有50%吧!
抵達柏林的時候,剛好碰上了週一有國定假日,於是就遇到週日與週一多數店家都沒開(也就是不能逛街)的窘況,所以百貨公司啊~選帝侯大道啊~就不在行程的選擇之中了。(想逛街的話,排行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週末跟國定假日啊~)
這天天氣很好,我們決定多走走路,先抵達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博物館島(Museuminsel)。
雖然叫做「島」,但其實就地形而言,算是河上的沙洲,位置在柏林大教堂旁,由桐渠街(Am Kupfergraben)與施普雷河(Spree)之間包圍起的區域,在這塊區域中一共有五個博物館,包括老博物館(Altes Museun)、老國家畫廊(Altes Nationalgalerie)、新博物館(Neues Museum)、博得博物館(Bode Museum)、貝加蒙博物館(Pergamon Museum)。
搭乘S5或S7,到Berlin Hackescher Markt站下車,然後步行約7分鐘,就可以看到柏林大教堂,過了河就抵達了博物館島。
柏林大教堂前有個很大的草地廣場,在柏林大教堂旁的就是老博物館。
不過我們沒有在這裡停留很久,因為想去別的博物館。
穿過了美麗的菩提樹林,我們到德國歷史博物館參觀。
德國歷史博物館有很多個展區,也是有分常規展以及特殊展,特殊展的展區是貝聿銘設計的唷~我們先從常規展的區塊開始逛。
先撇開文物與館藏,我們發現德國博物館的多媒體展示做得非常好,也有很多種類型,是個十分寓教於樂的好地方。
舉例而言,上方的區塊是在解說中古世紀城鎮的類型與結構,一個城裡必須具備哪些功能的建築(像是主要幹道、教堂、商業區塊...等等)、方位如何,以及不同類型的城鎮,其結構的差別為何、城鎮結構如何因時代變遷演化。前方的小螢幕是觸控式的,可以選擇想看的影片。
文物類的東西看久了會想睡,所以我只貼些我自己很愛看的刀槍兵器盔甲之類的東西。比較有趣的是,除了「陳列」以外,德國歷史博物館也會模擬情境、還原現場,讓參觀者更了解這項文物在當時是如何使用、高度、配備為何等等。
這個乍看像一幅畫,其實是由六層紙卡做成的「西洋鏡(diorama)」。左邊的是猶太教堂讀經的情況,右邊的是猶太的帳棚宴會。非常生動。
Lookbook~ 朋友說,這是古代的Vogue吧~
黑鍵琴,琴弦是在右邊。
我覺得它是捻紗機,不過我忘了看說明。哈。
拿破崙這麼重要的人物,當然一定有整個區塊在介紹他。朋友說,你有發現不管你在什麼角度,他的眼睛都看著你嗎?
是嗎?來拍拍看,看拿破崙對鏡頭有沒有敏感。
好像是耶,連這張都覺得他有看鏡頭!哈哈哈哈~
之後我們到特殊展區看了個納粹展,但因為裡面不能拍照,所以就沒有照片可以分享了。
博物館的禮品店東西好可愛!
離開博物館前,到博物館的餐廳吃了點輕食。餐廳本身十分古色古香,好適合拍黑白照片。
冰櫃裡的糕點也十分德式風味。
當我拍著冰櫃裡的蛋糕時,突然聽到有人說他也想要照相,一抬頭原來是吧台的工作人員,當然沒問題!於是我就舉起了相機,拍下了這對.....感情很好的兄弟。
拍完之後給他們看了一下照片,稱讚他們很好看,不過整理照片的時候心裡有點希望他們可以長得更帥一點....
原本我對博物館餐廳是沒什麼期待的,畢竟是觀光區,應該是又貴又難吃吧,結果出乎意料還不錯呢~
由於當天我腸胃有點不暢快,所以朋友吃餐我嚐兩口,覺得還不錯。
紐倫堡香腸。
雞肉沙拉。
以上兩種是服務生推薦的甜點,巧克力蛋糕跟罌粟籽蛋糕,都很好吃。
走出德國歷史博物館,沿著菩提樹下大道(Unter den Linden)走,就會抵達位於巴黎廣場的布蘭登堡門(Brandenburger Tor),據說原本有14座,但現在只剩下這一座了。
城牆上有駕著四匹駿馬的勝利女神雕像,象徵堅毅威武的魄力。旅遊書上寫著,拿破崙在1806年帶領法均佔領柏林時,將勝利女神連同馬車取下帶回巴黎,直到1814年普魯士王國戰勝法國,這座雕像才歸還柏林。如今布蘭登堡門不但是柏林的重要地標,更是德國統一的精神象徵。
布蘭登堡門前面有很多街頭藝人,有些在表演,但多數都是在跟遊客合照。
街頭藝人造型很多,像是軍人、雕像什麼的,我觀察了一下,其中最受歡迎、被最多正妹圍繞的的居然是......
馬力兄弟!哈哈哈哈~
離開布蘭登堡門,我們繼續往國會大廈前進(就在旁邊啦)。